ADP2107
量产2 A同步、降压DC-DC转换器
- 产品模型
- 3
产品详情
- 极高的效率:97%
- 超低静态电流:20 μA
- 开关频率:1.2 MHz
- 关断电源电流:0.1 μA
- 最大负载电流:1 A
- 输入电压:2.7 V至5.5 V
- 输出电压:0.8 V至VIN
- 最大占空比:100%
- 平稳过渡到低压差(LDO)模式
- 内置同步整流器
- 16引脚4 mm × 4 mm小型LFCSP封装
- 针对小型陶瓷输出电容进行了优化
- 使能/关断逻辑输入
- 欠压闭锁
- 软启动
- 受ADIsimPower™设计工具支持
ADP2105/ADP2106 / ADP2107 均为低静态电流、同步、降压DC-DC转换器,采用紧凑型4 mm × 4 mm LFCSP封装.对于中高负载电流,这些器件采用电流模式、恒频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方案,以获得出色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性能。在便携式应用中,为确保电池使用寿命较长,上述器件在低负载情况下采用脉冲频率调制(PFM)控制方案,通过降低开关频率实现省电。
ADP2105 / ADP2106 / ADP2107采用2.7 V至5.5 V输入电压工作,单个Li+/Li−聚合物电池、多个碱性/NiMH电池、PCMCIA和其它标准电源均可以为其供电。ADP2105 / ADP2106 / ADP2107的输出电压可在0.8 V至输入电压(通过ADJ指示)的范围内调整,而ADP2105 / ADP2106 / ADP2107则提供预设输出电压选项:3.3 V、1.8 V、1.5 V和1.2 V(通过x.x V指示)。每种型号可采用三种最大电流水平:1 A (ADP2105)、1.5 A (ADP2106)和2 A (ADP2107)。为尽量减少外部器件数量并提高效率,这些器件集成了功率开关和同步整流器。在逻辑控制的关断期间,输入与输出断开,从输入源汲取的电流小于0.1 µA。其它重要特性包括:欠压闭锁,用来防止电池深度放电;以及可编程软启动,用来限制启动时的涌入电流。
应用- 手机
- PDA和掌上型电脑
- 电信/网络设备
- 机顶盒
- 影音消费电子设备
参考资料
数据手册 1
评估设计文件 1
电源参考设计 2
参考电路 1
ADI 始终高度重视提供符合最高质量和可靠性水平的产品。我们通过将质量和可靠性检查纳入产品和工艺设计的各个范围以及制造过程来实现这一目标。出货产品的“零缺陷”始终是我们的目标。查看我们的质量和可靠性计划和认证以了解更多信息。
产品型号 | 引脚/封装图-中文版 | 文档 | CAD 符号,脚注和 3D模型 |
---|---|---|---|
ADP2107ACPZ-1.8-R7 | 16-Lead LFCSP (4mm x 4mm x 0.85mm w/ EP) | ||
ADP2107ACPZ-3.3-R7 | 16-Lead LFCSP (4mm x 4mm x 0.85mm w/ EP) | ||
ADP2107ACPZ-R7 | 16-Lead LFCSP (4mm x 4mm x 0.85mm w/ EP) |
产品型号 | 产品生命周期 | PCN |
---|---|---|
5月 22, 2012 - 12_0063 Conversion of Select Sizes of LFCSP Package Outlines from Punch to Sawn and Transfer of Assembly Site to ASE-Korea. |
||
ADP2107ACPZ-1.8-R7 | 量产 | |
ADP2107ACPZ-3.3-R7 | 量产 | |
ADP2107ACPZ-R7 | 量产 | |
2月 8, 2010 - 04_0080 Qualification of the 8" C6 and Q Wafer Fab Processes at Analog Devices, Limerick, Ireland. |
||
ADP2107ACPZ-1.8-R7 | 量产 | |
ADP2107ACPZ-3.3-R7 | 量产 | |
ADP2107ACPZ-R7 | 量产 |
这是最新版本的数据手册
硬件生态系统
工具及仿真模型
ADP21xx Buck Regulator Design Tool
Microsoft Excel download tool from ADIsimPower to generate a power supply design complete with a schematic, bill of materials,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打开工具评估套件
最新评论
需要发起讨论吗? 没有关于 adp2107的相关讨论?是否需要发起讨论?
在EngineerZone®上发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