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1276
ADM1276
最后购买期限集成PMBus接口的热插拔控制器和数字电源及电能监控器
- 产品模型
- 2
Viewing:
产品详情
- 可控制2 V至20 V范围内的电源电压
- 短路响应时间:370 ns
- 通过电阻编程在5 mV至25 mV进行电流限制
- 精度达到±1%,支持通过12位ADC进行电流、VIN/VOUT回读
- 电荷泵式栅极驱动多个外部N沟道FET
- 高栅极驱动电压确保实现最低RDSON
- 利用折返实现更严密的FET SOA保护
- 可对电流默认值执行自动重试或锁定
- 符合SOA的可编程限流定时器
- 欲了解更多特性,请参考数据手册
ADM1276是一款热插拔控制器,允许将电路板插入带电背板或从带电背板移除。该器件还集成12位模数转换器(ADC),可通过PMBus™接口进行电流和电压回读。
负载电流利用内部电流检测放大器测量,通过SENSE+引脚和SENSE-引脚测量电源路径内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默认限值设置为20 mV,如果需要,可通过内部基准电压源至ISET引脚的电阻分压器网络对该限值进行调整。
ADM1276通过GATE引脚控制电源路径内外部N沟道FET的栅极电压,从而限制流经检测电阻的电流,检测电压(因而负载电流)维持在预设最大值以下。ADM1276通过限制FET保持开启(电流处于最大值时)的时间保护外部FET,该电流限制时间通过选择连接至TIMER引脚的电容来设置。此外,可使用折返电阻网络随FET两端的电压增加而主动降低电流限制,这有利于保持FET内的恒定功率,从而有效遵循安全工作区(SOA)要求。
短路时,快速内部过流检测器在370 ns内作出响应,通知栅极关断,1500 mA下拉器件可确保快速FET响应。ADM1276提供过压(OV)和欠压(UV)保护,其阈值通过UV和OV引脚上的外部电阻分压器设置。如果使用FLB引脚来监控输出,PWRGD信号可用于检测输出电源何时有效。GPO引脚可配置为各种输出信号,达到设定的电流或电压电平时,该引脚可以置位。
12位ADC可测量检测电阻内的电流,并测量SENSE+引脚上的电源电压或输出电压。PMBus接口允许控制器读取来自ADC的电流和电压数据。测量可通过PMBus命令启动,或者ADC可连续运行,用户视需要随时读取最新转换数据。根据ADR引脚的连接方式,最多可选择4个唯一PMBus地址。
ADM1276采用20引脚LFCSP封装,并具有一个LATCH引脚,该引脚可配置为在发生过流故障时自动重试或锁定。
应用
- 电源监控和控制/功率预算
- 中央交换局设备
- 电信与数据通信设备
- PC/服务器
参考资料
数据手册 1
用户手册 3
应用笔记 2
产品选型卡 1
ADI 始终高度重视提供符合最高质量和可靠性水平的产品。我们通过将质量和可靠性检查纳入产品和工艺设计的各个范围以及制造过程来实现这一目标。出货产品的“零缺陷”始终是我们的目标。查看我们的质量和可靠性计划和认证以了解更多信息。
产品型号 | 引脚/封装图-中文版 | 文档 | CAD 符号,脚注和 3D模型 |
---|---|---|---|
ADM1276-3ACPZ | 20-Lead LFCSP (5mm x 5mm x 0.75mm w/ EP) | ||
ADM1276-3ACPZ-RL | 20-Lead LFCSP (5mm x 5mm x 0.75mm w/ EP) |
产品型号 | 产品生命周期 | PCN |
---|---|---|
8月 6, 2014 - 13_0230 Assembly and Test Transfer of Select 3.5x3.5, 4x3, 4x4, and 5x5mm LFCSP Products to STATS ChipPAC China |
||
ADM1276-3ACPZ | 过期 | |
ADM1276-3ACPZ-RL | 过期 | |
12月 9, 2013 - 13_0287 Change in Gate Drive Specification Condition for ADM1276 product |
||
ADM1276-3ACPZ | 过期 | |
ADM1276-3ACPZ-RL | 过期 | |
3月 28, 2023 - 23_0037 Discontinuance of ADM1276 Products |
||
ADM1276-3ACPZ | 过期 | |
ADM1276-3ACPZ-RL | 过期 |
这是最新版本的数据手册
软件资源
工具及仿真模型
LTpowerPlay®
LTpowerPlay®是一款功能强大且基于Windows的开发环境,支持凌力尔特的数字电源系统管理(PSM)产品。
打开工具评估套件
最新评论
需要发起讨论吗? 没有关于 adm1276的相关讨论?是否需要发起讨论?
在EngineerZone®上发起讨论